弘明校園

弘明校園

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

生活的累積-三週的美好回憶

時間的腳步從不停歇
一分一秒
在弘明的日子已是三週了!
每一天都覺得自己過得好充實好多事要做
好多還要再努力的地方
感恩所有一切事物

孩子們的學習熱忱仍在高漲
神采奕奕的特別鼓舞人心
因為孩子們的熱情,我上課特別歡喜
因為孩子們的活潑,相信科任老師也很喜歡

雖說一些小規矩
當下拿捏得有失分寸
講話聊天的小忘我
嬉戲玩樂的小過頭
但是這些孩子們都是聰明虛心受教的態度
慢慢地調整就會越來越進步


“讚美本”實施第二週
看到孩子們寫給家人的話
有的覺得有趣
有的感到貼心
有的感動不已
看到有一篇
孩子知道自己有在進步,分享給家人知道
這樣的情感傳遞,我深深陷入這樣溫暖的情感漩渦裡


以下附上
1.影片:8/3-8/21課堂照片合輯
2.佳文: 洪蘭:說話的藝術








《文章分享》

洪蘭:教孩子說話的藝術
其實話要說得得體,很不容易,有人活了一輩子,做了閣員或立委,說話還是不登大雅之堂。它是學識、風度和教養的外在表現,需要IQEQ和同理心,也需要時間的磨練。
話要說得好,需要有人教。在以前,生活步調比較慢,而且三代同堂,大人比較有時間教孩子,孩子很小就學會長輩的稱呼及應對進退之道。現在的工業社會多半是小家庭,父母為衣食奔波,無暇教孩子,加上3C電子產品充斥,孩子只會寫簡訊,不再懂得與人說話的分寸了。
我小時候,母親讓我們去親戚家玩之前,都會先交代這個親戚的忌諱,哪些話不能說。回家後,也會檢討我們做不對的地方,並且教我們怎麼說話不會得罪人。例如,三姨留我吃飯,我不想,因為她燒的菜很難吃,母親說,人家留我們吃飯是好意,再怎麼難吃都要誠心的道謝,你可以說:「三姨,我真沒口福,我昨天吃冰吃壞了肚子,今天不敢貪吃。」
說話的原則是:能說真話,就要說真話,如果說真話會傷害別人,就要拐彎的說。母親的拐彎就是白色謊言(white lie),但是她不承認,她堅持「人要面子樹要皮」,說話不可以揭人瘡疤,保留別人的面子比什麼都重要。
母親很不喜歡伶牙俐嘴的人,常說這種人不厚道。不厚道的人在我們家是拒絕往來名單上第一名。母親要我們話到舌邊留半句,想一想:這句話講出來有無傷到人?如果沒有,才可以說。父親則說:「少說多做,你不能從說中,學到任何東西,卻可以從做中,學到終身可用的技術。」少說,當然也就比較不會闖禍。
說話要得體,其實還要有同理心,能夠設身處地的替別人想,同情他,自然就不會去譏笑他、調侃他了。父親不許我們開玩笑,他說玩笑不是幽默,幽默是四兩撥千斤,玩笑是揭人瘡疤。他曾有朋友因為一句玩笑話,反目成仇,他說如果這句話出來,損人而不利己,為什麼要說?
看到現在孩子常因不懂得說話而錯過升遷的機會,覺得很可惜;看到孩子對父母說話沒大沒小,也覺得很不能接受。《弟子規》說:「父母呼,應勿緩;父母命,行勿懶。」父母問,怎麼可以愛理不理、不回答?孔子說:「有事弟子服其勞。」父母叫你做事,當然不可以叫半天都不動。做人的規矩要從小教,小不學,長大後,受害的是自己。
說話看似小事,但不會說話,人際關係不好,交不到朋友。朋友是終身的財富,如果每次說話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,這財富怎麼累積得起來?